지금바로가기

泰國的趣聞軼事

  • 撰写语言: 韓国語
  • 基准国家: 泰国country-flag
  • 旅行

撰写: 2024-08-21

撰写: 2024-08-21 01:17

  • 被泰國稱為「預言家」(❌不是指他信Thaksin總理❌)的「塔克辛Taksin」大帝,在緬甸入侵並摧毀大城府後勃然大怒,擊退緬甸軍隊,並征服柬埔寨、消滅並併吞寮國的蘭納王國。因此,除了緬甸和越南部分地區外,他征服了整個東南亞,並建立了吞武里王國。

  • 塔克辛大帝的父親是中國人,母親是泰國人。因此,有傳聞說他在戰爭中得到了中國的幫助。

  • 街上騎馬佩劍的人就是塔克辛大帝。
泰國的趣聞軼事
  • 塔克辛大帝的得力助手「昭披耶·查克里」將軍背叛了他,塔克辛被殺,查克里王朝建立,成為今日的皇室。
泰國的趣聞軼事
  • 第四位國王『蒙固(拉瑪四世)』(Mongkut (Rama IV))是著名電影『國王與我』中由尤爾·布林納飾演的國王的現實原型。
泰國的趣聞軼事
  • 泰國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原因是,蒙固王的「竹子外交」(比喻其左右逢源的姿態),滿足了歐洲列強的所有要求,並簽署了不平等條約。結果,塔克辛大帝征服的土地被割讓給歐洲列強,導致泰國的領土縮減到現在的規模。
泰國的趣聞軼事
  • 蒙固王的「竹子外交」至今仍是泰國奉行的外交政策。

  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日本前往泰國,要求泰國為其開通前往緬甸和馬來西亞攻擊英國的道路(這招似曾相識……要攻打明朝,就必須開通朝鮮的道路……#$%#$%),泰國同意並與日本結盟,向美國和英國宣戰,並為日本提供鐵路、道路和軍事設施。然而,日本在與英國的戰爭中失利,泰國立即背叛日本,開始攻擊日本。因此,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泰國成為了勝利國而非戰敗國,並獲得了特權。

  • 當時,日本利用英國戰俘修建連接緬甸和泰國的鐵路,這部電影就是『桂河大橋』。

泰國的趣聞軼事
  • 為了平息英國和法國因泰國的背叛而產生的怒火,泰國向他們支付了賠款,並向美國承諾派兵參加朝鮮戰爭(因此泰國參加了朝鮮戰爭)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這可以說是「蝙蝠外交」的巔峰之作。

  • 1939年,泰國將國名由暹羅(Siam)更改為泰國(Thailand),後來又改回暹羅,之後又再次改回泰國,這就是現在的國名。

  • 大約在1525年,外國人開始稱呼大城府的國家為暹羅(Siam)或賽亞姆(Syam),這是外國人給予的國名。「泰」意為「自由」,Thailand意為「自由的土地」。

评论0